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青年学子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担当作为,8月1日至8月5日,ok1188诸侯快讯官方“鲁新筑梦·石榴籽”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新疆和田地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实践队成员们用脚步丈量边疆热土,用心感悟时代伟力,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精神丰碑:赓续血脉相连的红色传承
踏入王蔚同志纪念馆,实践队成员们深入了解了水利专家、全国民族团结典范、新中国第一代援疆干部王蔚同志在和田工作33年间,带领当地群众修建58座半水库、24座永久性渠首、75座水电站和3200多公里渠道的感人事迹。王蔚同志“踏遍昆仑四十载,只为团结幸福水”的奉献精神,深深打动了每一位成员。

实践队成员参观王蔚同志设计的喀拉喀什河渠首

实践队成员参观王蔚同志纪念馆
在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库尔班·吐鲁木的孙子、纪念馆管理员亚森·买买提明和实践队成员们深情讲述了其祖父“骑着毛驴上北京”看望毛主席的动人故事。这份源自基层人民对党和国家领袖最朴素、最深沉的爱,跨越时空,震撼心灵,生动诠释了新疆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实践队成员参观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

实践队成员与库尔班·吐鲁木之孙亚森·买买提明合影
文化根脉:触摸多元一体的历史厚度
步入和田团城历史文化街区,实践队成员们沉浸式体验多民族共居共乐、文化互嵌共荣的社区生态,实地感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边疆地区的生动实践。在和田夜市升腾的烟火气中,队员们透过特色美食感知中华饮食文化的丰富多样与交融互鉴,深化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情感联结的理解。

实践队成员在团城与当地儿童合影
踏入和田博物馆与于田博物馆,馆藏的精美古代毛纺织品、陶器、丝路文书与钱币等珍贵文物,系统呈现了古于阗作为丝绸之路重镇的繁荣景象,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可分割成员”提供了有力历史物证。

实践队成员参观和田博物馆

实践队成员在于田博物馆合影
走入艾德莱斯绸手工坊和和田玉都城,实践队成员们与非遗传承人深入交流,队员们深切体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与贯穿古今的“玉石之路”所承载的经济文化纽带作用,深刻认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磅礴生命力及其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重要作用。

实践队成员学习艾德莱斯绸生产步骤

实践队成员参观和田玉都城
知行交融:厚植民族团结的进步沃土
在拜合提村,实践队成员们与村民共同参加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凝视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在每个人心中激荡升华。升旗仪式后,实践队精心组织开展了“文化润疆”活动,队员们向村里儿童赠送了《唐诗三百首》《中华上下五千年》等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书籍,并耐心细致地开展课业辅导及讲解象棋、五子棋等中国传统棋类的规则和技巧。

实践队成员为拜合提村儿童挑选图书

实践队成员为拜合提村儿童赠送图书

实践队成员为拜合提村儿童讲解象棋
深入基层倾听民声,实践队广泛走访当地村民家庭。队员们认真倾听村民们讲述发生在身边的邻里互助、携手致富、共渡难关的民族团结感人故事,切身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基层最鲜活的体现,深刻理解了党的民族政策和治疆方略的深得民心与巨大成效。

实践队成员与居民开展调研
“鲁新筑梦·石榴籽”实践队的青年学子们,如同紧密相依的石榴籽,在昆仑山下留下了坚实的青春足迹。他们誓言将从新疆大地汲取的力量转化为报国行动,讲好新疆故事、民族团结故事,争当促进各民族紧紧相拥的践行者和传播者,让青春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征程上绚丽绽放!
(通讯员:王瑜 摄影:白崇峻)